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市场行情 安溪铁观音茶叶的观音韵,及铁观音文化中的和与美

安溪铁观音茶叶的观音韵,及铁观音文化中的和与美

有505人浏览 日期:2019-10-07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又是一年正秋铁观音上市的时间,镇里都飘着茶香,都说“春水秋香”,其实我们更喜欢秋茶铁观音,韵味足,香好,铁观音被称为“可以喝得香水”。制作铁观音对天气要求很高,雨水多了不行,雨水少了也不行,像挑剔的小公主。春天雨水多,出好铁观音很难。
安溪人都知道一句话:“谁人寻得观音韵,定是百岁不老人”因为独特的工艺和鲜明的韵味,使安溪铁观音独领风骚,名噪天下,它的成茶品质之中独特的品种特性被描述为一种“好似人参一样的甜蜜香”气味,而这种观音韵的强弱就决定了铁观音品质的高低。
在茶界,对于铁观音的观音韵这一抽象的概念从三方面探讨,一是品种香显,二是茶汤也有品种的香气,三是饮后有回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喉韵。余韵绕梁,齿颊留芳,证明了铁观音兼有各类茶的优点,青茶的正味,经茶的醇厚,绿茶的清香,普洱的甘滑,不红不绿,不清不酸,最是中庸。所以在品评铁观音的时候,第一要看它是否有品类的特征,第二要看它品质的优点,第三要看品质和技术上弱点。譬如说铁观音香气评审,首先要看音韵是否明显,其次是看香气高低,然后才是香气的持久程度。那些香气馥郁,高长的铁观音毫无疑问便是上品了。
韵明香高是高档铁观音,韵显香幽是极品铁观音,而事实上在品鉴的过程中韵显不一定香高,香高不一定韵显。这种观音韵的形成和鲜叶的质量,季节,制茶时的天气,制茶工艺密切相关。香高味醇,如新风临荷,空谷幽兰之感,才是最让人沉醉的。
安溪铁观音的品质评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必须要有长期的实践经验,通过摸索才能掌握要领。从外形,听声,察色,闻香和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看外形的色泽和条索紧结度,听茶叶入壶的时候清脆的声音,察看汤色是否金黄清澈,叶底是否肥厚明亮,闻茶汤的香味是否高扬,馥郁持久,最后再品一口,通过茶汤的甘鲜来感受观音韵的独特。
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观音韵,便是鲜,香,甘,恬。所谓的鲜是指新鲜爽快,犹如夏日里口干舌燥时吃到了甜爽的水果。而香是指茶的香气,花香如兰似桂,沉香凝韵,隽永滑润,清纯无杂。甘是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怡。最后一个怡字则是指香气如同空谷幽兰,清新优雅,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品鉴铁观音的时候特有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必须在喝茶的时候通过嘴底,喉韵,杯底留香来体现,也是整个品评过程之中最高的追求。
作为中华文化传统思想,“和”文化一直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在这种精神理念的引导之下,中华民族在茶的栽培,加工和利用之中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精神文化。安溪铁观音在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兼具了融通性和独立性,既传承了中华茶文化的和谐特征,又体现了自身的个性追求。
在安溪茶文化之中,“和”的精神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面,茶性中和是它的一大我特征。在安溪地区,有一句俗语叫做“不冷不热二十斤”这是描述铁观音最简单却最准确的一句话,因为人们认为“红茶热,绿茶凉”,而铁观音属于乌龙茶,是半发酵类茶叶,所以不冷不热性温和,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而二十斤所指的是常年喝安溪铁观音的茶人一年之中所需要的茶量。这一总结既体现了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半发酵类茶和中医所倡导的调和理论非常一致,认为万物都要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之下才是最佳。不发酵类茶性冷,全发酵类茶性热,而半让铁观音有了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让饮用者始终处于内外平衡,动静协调的最佳状态。
铁观音文化之中的和还体现在它能涵容不同的文化,不管是主流文化,雅文化或俗文化,铁观音似乎都可以融会贯通,将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全部包容。在传承的过程中,铁观音文化具备了中国茶文化的和谐精髓,同时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了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茶乡文化,民间文化,都市文化等多种文化精神,具备了超越茶品本身的物质表现形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现在安溪铁观音,已经不再是物质的范畴,更具备了社交礼仪,修身养性和道德教化的功用,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之中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在茶理中修正思想,感悟真谛,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除了和文化,铁观音文化之中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文化。它的美体现在铁观音的茶美,韵美和艺美。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铁观音已经成为健康,文明新生活的代表。而大自然的非凡私有化孕育了铁观音的茶之美,安溪境内多山,多雾,温和的气候环境,光照适宜,多漫射光和紫外线的光照条件,以及酸性红壤和砖红壤的土质条件,造就了铁观音的得天独厚。就算是栽培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品质最高的铁观音依旧是来自于青山绿水的安溪。安溪铁观音纯正的品种,天然的花香和独特的茶韵,是其他茶类和其他地区的铁观音所无法比拟的。
在安溪这个茶之王国里,铁观音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让更多人了解茶,也让更多人沉醉于茶香。几百年过去了,它的韵味一直滋养着世界茶人,丝毫不减。未来的日子里,这产于戴云山脉的神奇树叶必将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展示出中国茶叶更多迷人的风采。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