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热点资讯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听听仪综所所长怎么说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听听仪综所所长怎么说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有406人浏览 日期:2020-06-04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高端仪器仪表的国产化一直是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软肋。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这一话题被多位代表委员提起,并引发广泛讨论。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打破高端科学仪器市场被国外厂商长期垄断的“窘状”?“新基建”给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对上述问题深有感触。他认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亟需从行业管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突破与改进。

  仪器仪表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u=3085107297,2422708933&fm=26&gp=0

  中国工业报:当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现状如何?主要存在哪些瓶颈问题?

  欧阳劲松:“十二五”以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大量支持政策,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才和创新团队。2019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已超过4400家,国内市场自给率接近60%。目前,我国已基本解决了仪器仪表的品种问题。但我国仪器仪表研发长期处于跟踪的状态,基础研究长期薄弱,自主开发的高端仪器普遍反应不好用;仪器仪表核心元器件、专用材料、特殊工艺长期被忽视,产品聚集在中低端,高端仪器仪表、尤其是前沿引领性的科学仪器大量依赖进口。我认为,仪器仪表行业在管理、技术和产业方面还存在发展瓶颈。

  一是行业管理需要优化。当前我国缺少仪器仪表不同政策串联的顶层设计与工作机制,协同发力效果不充分。各级政府部门基本未设立相对专门的管理机构,造成仪器仪表行业信息、需求及时准确反映给政府部门的渠道模糊,管理服务体系分散多头,行业技术发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二是技术研发模式需要创新。仪器仪表开发属于典型的智力密集型科技活动。仪器仪表企业是产品创新研发的核心主体,但我国仪器仪表企业普遍缺乏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和效益问题。一些需求量很少、研发代价大,但是国家亟需的仪器仪表技术和产品,企业是否适合作为研发主体,值得商榷。

  三是产业链各环节需要协同发展。仪器仪表研制难度大,高端科学仪器研制难度更大,需要产业链各环节长期资金持续投入,而且亟需建设更高水平的第三方测试计量保障体系。仪器仪表研发、制造与应用相关方应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链闭环,规模较大的整机企业应聚集一批核心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本土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解决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瓶颈问题,华为在5G和芯片领域的产业布局值得借鉴。

  摆脱高端进口依赖需多方协同

  中国工业报:高端仪器仪表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高端科学仪器长期依赖进口,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欧阳劲松:这样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关联于仪器仪表行业的各个方面,还与发展历史和工业基础有很大关联,需要多方协同、系统谋划行业的近期和中远期发展。

  在行业管理方面,建议用政策制度引导“制造商+用户”的发展模式,强化仪器仪表产品对外依存情况的精细掌握,长线规划攻关高端仪器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优先支持研发依赖进口的、空白的仪器仪表产品,重视制造工艺和共性技术积累。引导行业前瞻性配合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发展需求,有效精准配置国家资源,推动亟需的仪器仪表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转化。建议央地资源多维度协同,统筹资金使用方式和项目遴选机制,避免多头重复支持。

  在技术发展方面,要重视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要着眼未来测试技术对仪器仪表产品发展的引领,注重测试计量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仪器仪表核心基础部件的开发。与此同时,为了造出“皮实耐用”的高端仪器仪表,必须加大制造、测试、标准和计量等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方面的投入,特别对于前沿新技术的服务平台还应超前部署研发,由行业公益机构承担建设,统筹行业发展共性资源,强化能力考核和服务绩效评估,提高行业资源利用效率。

  科学仪器是“短板中的短板”

  中国工业报:科学仪器在基础研究、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等方面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018年7月1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要“培育一批尖端科学仪器制造企业”。对于实现该目标,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欧阳劲松:如果说仪器仪表是制约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短板,那么科学仪器就是“短板中的短板”。我认为科学仪器制造企业的培育要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协同推动。

  在人才方面,建议国家科技项目中设立一定比例的地方和企业定向委托任务,在绩效评价中增加企业和用户评价的权重,引导和持续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科学仪器人才团队,长期固定为企业开展服务。高校和科研院所要鼓励科学仪器企业参与测控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共同研究和联合培养制度,将科技人员服务科学仪器企业情况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学位评定、人才遴选等的重要依据。

  在仪器企业金融支持方面,通过设立科学仪器“专精特”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贷款等金融方式,解决一些科学仪器企业融资问题,支持企业初创、专利产品化、高端仪器产品工程化研制和应用迭代提升。还可以设立更加专业的科学仪器专项引导基金,跟踪国家科学仪器相关科技和产业专项,提供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过程补助和后补助等不同方式,接续支持其产业化发展。

  在技术发展方面,应加强仪器仪表的输入型国际学术交流和展览活动,优化科技人才到岸政策,联合国际力量参与国内专项研发工作,侧重联合开发国内需求明显的、国际空白的科学仪器,在本土行业环境下开展科学仪器技术协同攻关和产业化推广,加快科学仪器创新。管理部门要协同匹配资源、全链条部署科学仪器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按照“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协同发展、有序竞争”的思路,紧扣我国发展重大需求,统筹部署科学仪器科技专项和产业建设。

  借力“新基建”机遇跃升发展

  中国工业报: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利润同比下滑甚至亏损,国家适时提出进一步大力发展“新基建”。在您看来,此次疫情给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仪器仪表企业如何借助“新基建”机遇,突破困境、提振业绩?

  欧阳劲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业结构和企业运营两个方面。

  疫情暴露了我国医疗健康仪器细分行业的结构和管理弱点。一方面是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高频呼吸机等高端医疗仪器设备依赖进口,新冠疫情检测所用的高端分析仪器也几乎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额温枪、红外测温仪等中低端医疗仪器我国可以自主满足,但是由于疫情引爆,导致哄抬物价,说明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亟需加强行业管理,增加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影响在仪器仪表行业尤为显著。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少赛默飞、岛津、罗氏、福禄克等类似的国际龙头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当前面临延迟开工、人手不足、订单推迟、市场萎缩等共性问题。为此,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应对此次疫情。

  一是国家不仅要持续培育龙头,也要发展专精单项冠军。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需要世界级的仪器仪表制造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用好财税、金融和贷款等政策,保护好仪器仪表中小企业。

  二是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健全企业质量保障体系,避免企业技术流失。受疫情影响,仪器仪表企业也会出现人才流失。鼓励利用企业标准规范“技术诀窍”,避免关键技术因人而存、因人而失。积极鼓励协会、学会、标委会走进企业服务,帮助“尖子”企业建立完善的高水平企业标准体系。

  三是打造产业集群,培育核心部件企业。疫情的重要影响是对物流、出行和用工的影响。政府应鼓励形成产业集群,支持仪器仪表优势地域开展技术和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此次疫情加剧了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重组,仪器仪表行业要有统一的底线思维,即产业链上不能存在“一卡就死”的环节,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国产零部件核心企业,尤其是涉及产业安全的、单一来源的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

  四是利用好“新基建”对仪器仪表行业的拉动作用。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应对标“新基建”的发展需求,加快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协同完善仪器仪表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上下游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推动产品自主创新与迭代优化;同时重视测试要求、可靠性方法、通信传输、安全要求等基础共性技术。

  如此,才能更好借助“新基建”机遇,突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境,实现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高质量跃升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