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市场,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场所,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黄金交易所-般都设在各个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黄金市场的参与者,可分为国际金商、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各种法人机构、私人投资者以及在黄金期货交易中有很大作用的经纪公司。
黄金交易与证券交易一样,都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世界各地的黄金市场就是由存在于各地的黄金交易所构成的。全球的黄金市场主要分布在欧、亚、北美三个区域。欧洲以伦敦、苏黎世黄金市场为代表;亚洲主要以香港为代表;
北美主要以纽约、芝加哥和加拿大的温尼伯为代表。全球各大金市的交易时间,以伦敦时间为准,形成伦敦、纽约(芝加哥)连续不停的黄金交易,伦敦每天上午10时30分的早盘定价揭开北美金市的序幕;纽约、芝加哥等先后开叫,当伦敦下午定价后,纽约等地仍在交易中,此时香港也加入进来。
伦敦的尾市会影响美国的早市价格,而美国的尾市会影响香港的开盘价,而香港的尾市价和美国的收盘价又会影响伦敦的开市价,如此循环。目前世界上黄金价格主要有三种类型:市场价格、生产价格和准官方价格,其他各类黄金价格均由此派生。
市场价格包括现货和期货价格。这两种价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两种价格都受供需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变化大,而且价格确定机制十分复杂。
生产价格是根据生产成本建立一个固定 在市场价格上面的明显稳定的价格基础。以现在的汇价估算,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每盎司260美元( 1986年,南非黄金生产成本约为每盎司258美元)。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找矿、开采、提炼等所需的费用一直在降低, 黄金开采成本呈下降趋势。准官方价格是被中央银行用作与官方黄金进行有关活动而采用的一种价格。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官方总储备量(各国中央银行往往是各国黄金的最大持有者)在1998年时大约为34 00吨。
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并且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137400吨的24.7%,这是确定准官方金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香港黄金市场的建立,全世界黄金市场已经连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交易24小时不间断。由于受外部因素影响,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价格经常剧烈变动。只有中长期的平均价格,因其结合了各种投机因素,才成为一个比较客观反映黄金受供求影响下的市场价格。
例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1976- 1980年的45次黄金拍卖中,实现平均价格每盎司228.56美元,该价格非常接近伦敦黄金定价市场在同一时期的平均值。市场条件在不断变化,然而黄金一直保持着它的购买力。
相较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来看,黄金的价值一直很坚挺, 而其他货币随着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购买力却在下降。在刚刚过去的40年里,自由市场并不存在。
在20世纪60年代,黄金市场受到压制金价的黄金总库的控制,而黄金总库听从美国财政部的命令。在那时,黄金价格完美地发挥着“货币温度计”的作用,能发出美元危机即将来临的信号。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尝试利用拍卖形式控制黄金价格。
不过,所有的尝试最终都失败了。由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于1934年规定的每盎司35美元的固定金价,在20世纪70年代却攀升到每盎司850美元。
从1981年开始,黄金开始进入熊市,但是由于政府不时动用“看不见的手”,以及中央银行开展抛售黄金的活动,所以对金价的压制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