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石油能源 石油巨头集体发力新能源背后:以低碳转型应对油价波动

石油巨头集体发力新能源背后:以低碳转型应对油价波动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有471人浏览 日期:2020-08-11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石油巨头向新能源的转型之路正在加速推进。8月4日,石油巨头BP宣布从国际石油公司向综合性能源公司的转型战略,未来十年内,将石油和天然气的日产量减少至100万桶油当量,相当于2019年的六成,其开发约50吉瓦的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比2019年增加20倍。
微信截图_20200811182716

       BP并不是近期第一个宣布加大新能源领域布局的石油巨头,但却是转型步伐迈得最大的企业,在此之前,壳牌、道达尔、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都已向新能源领域布局,中国经济时报得到的消息称,壳牌正在酝酿一项大规模的公司重组计划,向清洁低碳领域转型。


       上海钢联能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廖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年底,石油公司就已经出现了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型,疫情后集中爆发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疫情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要减少化石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威胁,二是疫情加剧了低油价,对石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催化了转型的进程。

       除国际石油巨头之外,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也在大力向新能源产业转型。

       6月初,中国石油宣布,正努力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未来,公司将天然气作为加快能源结构低碳化的主要抓手,努力通过与煤炭行业协同布局氢能产业基础设施,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负碳技术尽早实现商业化,并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形成互补,促进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

       决定重塑业务的BP也选择类似转型路径。BP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BP将从一家专注于生产资源的国际石油公司转变为一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能源公司,未来10年内每年在低碳领域投资约50亿美元,10倍于现今的年度低碳投资数额,以构建低碳技术的一体化业务组合,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以及氢能和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的早期市场地位。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注意到,不管是BP还是中国石油,两者的上游资产都要远重于其他石油巨头。

       廖娜说,从国际石油公司的转型看,最传统的注重上游的企业BP在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上比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零售网络的壳牌来说显得更加积极,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不过整体而已,传统石油公司的新能源转型是多维出击,各有侧重。

       石油巨头向新能源产业转型由来已久,光伏产业是其较早涉足的产业,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公开信息进行梳理后发现,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已陆续布局光伏产业,最早布局的中国海油相对进展较慢,但国际石油巨头在探索布局光伏发电全产业链普遍较早,且装机规模较大,大多通过并购的方式布局光伏产业,其中BP和道达尔在中国已有分布式光伏项目。而中国石油计划从2020年开始全面布局光伏产业,中国石化将氢能作为发力的重点,多次公开表示将持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

        廖娜认为,国有石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不同布局,主要取决于各个公司的优势不同,中国石化在下游炼化和零售网络最强,向氢能转型具备技术和市场优势。中国石油相对侧重光伏,一是传统能源公司在转型的时候多选风能和光伏,因为他们有新能源指标的强制配额要求,而光伏产业成熟,基本已经实现平价上网,对低油价下上游资产较重的中石油比较适合,二是在其优势的北方市场日照时间长,西北有广袤的荒漠,也都是发展光伏的优势资源。

       “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还存在短板,比如,氢能的核心技术在海外,要向海外学习,一边学习一边研发,要吸取前期能源发展上的问题,不要承接落后的技术。同时,还要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要注重研发能力的培养。石油公司向新能源产业转型才刚起步,未来还会有很多的石油公司跟进,一些石油公司也有可能调整转型的节奏。”廖娜说道。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