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社会新闻 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四大着力点

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四大着力点

  来源:学习时报 有367人浏览 日期:2020-10-29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外贸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促进外贸发展进行了新一轮部署,强调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提升贸易质量,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外贸发展新优势正在加速形成

我国积极采取多维政策举措协调推进全面开放,外贸稳中提质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聚,对外贸易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同比增长0.7%。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日益增强。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贸易区域结构的重大转型,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持续提升,目前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新的外贸增长极;随着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不断强化,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市场采购出口5098.6亿元,增长35.5%,新业态发展已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同时,外贸对我国产业升级引领促进作用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步伐,高技术、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增加,自主开拓多元化市场能力明显增强,参与国际价值链中高端竞争能力持续提升。

对外贸易创新发展面临新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世界经济整体上复苏仍显艰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正在对我国外贸创新发展形成新的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面临“长期停滞”的风险。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日趋乏力,世界经济在2018年下半年以来已加速下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世界经济短期复苏更加困难,面临“长期停滞”的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仅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微弱的正增长,其他所有经济体都是负增长,而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尤其严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萎缩、经贸摩擦风险加剧等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遇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根据WTO统计,2019年包括关税、数量限制、进口税和出口关税在内的新措施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前一年度增加27%,全球贸易壁垒处于历史高位。受贸易摩擦及产业分工变化的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对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替代性正逐渐增强,如何深耕国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衔接,是未来我国外贸创新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主要特征。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我国外贸创新发展愈加受到研发投入不足、品牌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一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投入不足制约了贸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阻碍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以R&D/GDP指标为例,2019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3%,与科技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仍待优化,我国企业作为研发经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占比较低。二是品牌建设能力有待加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外贸企业需要重新规划产品定位和销售模式,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布局与运营,而外贸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时品牌建设是主要难点。三是数字贸易潜力尚需进一步挖掘。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贸易体系正在向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升级,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兴贸易方式,逐渐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基于数字经济衍生出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仍有较大空间。从数字经济发展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数字化率分别只有6.5%、17.2%、32.6%。在互联网平台方面,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在全球70个最大数字平台中,中国也只占据市值的22%。

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准确把握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形势新挑战,紧紧围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引领,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实现向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深入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协同推动国内市场销售与国际市场销售,实现内外需市场的深度融合,形成内外贸联动发展新格局。第一,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拓展国内销售市场。支持外贸企业加快研发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产品开发、创意设计、用户体验、市场营销及产品智能化等方面对接国内中高端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增加消费者选择,带动消费升级。第二,支持外贸企业创新市场开拓方式,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加强对“一带一路”市场的深耕细作,进一步拓展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逐步提高自贸伙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鼓励企业用好用足自贸协定等相关机制安排拓展国际市场;创新运用“云展览”“云对接”“云签约”,拓展国际市场客户和销售渠道,实现目标市场多元化。

推动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外贸企业要坚持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国际循环地位;同时,扩大高质量产品进口驱动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第一,促进出口商品提质升级。鼓励骨干外贸企业立足于市场开拓需要,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提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打造新一代出口产品,重点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出口产品结构由单一产品向“产品+服务+标准”并重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二,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扩大中间品、关键零部件等进口,并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多元化供应渠道,以高质量进口促进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和出口竞争力提升;进一步扩大高品质新消费品进口,更好对接国内居民健康、绿色、智能等新兴消费偏好,打通国外高质量终端品供给与国内高质量消费市场的循环通道,建立扩进口与促消费相结合的新型消费市场体系。

增强贸易创新发展内生动力。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面向国内市场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方面,加快培育国际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商标、专利境外注册,构建全球范围内的自主营销渠道,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推动对外贸易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强化品牌研究、品牌设计、品牌推介、品牌交流和品牌保护,形成多方协同推进中国品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另一方面,提升外贸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主导、市场配置资源、政产学研用联动的科研模式,鼓励应用创新向企业转移,加快培育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提升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业态新模式是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要不断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一是继续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一步推动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范围,加快试点经验与政策复制推广,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业态融合,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集成国际贸易、融资担保、出口信保等功能,搭建外贸企业海外互联网销售渠道。二是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新兴服务贸易。重点促进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服务以及保险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维修保养、国际结算、展览展示、跨境租赁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三是创新加工贸易发展业态和模式。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与新型商业模式和贸易业态相融合,提升“互联网+加工贸易”升级能力,逐步推广跨境电商等贸易方式,降低出口成本,增强企业自主运营的盈利水平。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拓宽代加工服务范围,鼓励代工企业与国内老字号企业、品牌企业等对接合作,通过产品联合开发等方式开展订单直采和定制服务。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