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歼-35很可能会基于FC-31“鹘鹰”V2.0机体进行研发,通过加强机身、起落架、增加尾钩、增大翼展、增加机翼折叠机构、机身防腐蚀处理来获得上舰部署的能力。该机在研发中很可能会与FC-31形成类似F-35A和F-35C的双生子关系,通过共享航电、发动机以及大部分组件来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不过歼-35想要上舰,除上述大改之外还哦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而周密的测试才行,其中之一便是全机落震测试。
所谓全机落震测试(dro test),就是在实验室中将整架舰载机吊挂到一定高度后坠落模拟着舰冲击,以检验飞机结构和起落架能否完全承受和吸收着舰时的巨大冲击力。
此项测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格鲁曼公司在研制F6F“地狱猫”舰载战斗机的过程中就将整机吊起3米高度进行了落震测试,模拟5.8米/秒下降率下的着舰攻击。最终F6F成功完成6.1米高度的落震测试,证明该机可承受两倍于正常着舰下降率的冲击而不会损坏。
虽然全机落震测试看似古老,但至今仍是舰载机研制的一项重要测试内容,在拟真程度上远优于计算机模拟。现代舰载战斗机在落震测试中必须能承受住7.5米/秒的高下降率,才能证明其机身结构和起落架能完全承受住各种速度、下降率、姿态和外挂载荷下着舰的冲击,为飞机真正的上舰铺平道路。
全机落震测试对我国航空工业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据公开报道我国首次全机落震测试是在2017年12月完成的,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此项测试技术的国家,而此次测试的型号被广泛军迷认为是去年下半年首飞的国产舰载预警机。
据航空工业强度所官网的公开数据,我国目前已经建起了最大测试重量40吨的全机落震测试实验室,可模拟舰载机在0~7.5米/秒下降率以及宽广速度和姿态下的着舰,这必将为歼-35的研发成功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