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摞红色荣誉证书,“隐藏”在成堆的白色文件里。
那天,如果不是临时要查找一份重要的数据文件,直至采访结束,记者都没有机会看到被张晓鹏锁进柜子里的荣誉。
即便已“暴露”,张晓鹏仍坚持只向记者展示那张被他视为珍宝的纪念版机票——去年,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战斗81天的全部记忆,都定格在机票上的“凯旋门”里。
低调,似乎刻进了张晓鹏的骨子里。平时在饭堂吃饭,张晓鹏总是选择坐在角落;在路上行走,他也常常是步履匆匆低头思考;在实验室,他更是可以沉默地坐上一整天。对他来说,唯一的高调时刻,只可能发生在与战友讨论科研项目时。
当2020年“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誉落在张晓鹏肩上,媒体记者突然涌向他狭小的办公室,他“觉得很不适应”。
在媒体聚光灯的照射下,人们才发现,这位年轻军官已经师从陈薇院士在军事医学科研领域默默耕耘了20年。
20年时间,世界的变化翻天覆地,中国的发展则更加令人惊叹。作为军队科研人员,张晓鹏的生活却一直保持着同一种节奏——这种被他称为“宁静生活”的科研节奏,远远望去像是一汪清澈而平静的湖水。
在张晓鹏自己看来,要搞科研,“就要在喧闹的世界里,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走近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解放军报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王 迪
2020年6月1日,军事科学院为赴武汉军事医学专家组举行归建仪式,举旗者为张晓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提供
“成大事者,要愿意坐‘冷板凳’,一直坐‘冷板凳’”
这是入伍多年以来,父母第一次十分清楚地知道张晓鹏在做什么——
2020年9月底的一天,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研究所领导带着一张喜报,来到河南商丘的一座小县城。那是张晓鹏的老家。2020年春节,张晓鹏就是从这里连夜驱车赶回北京,踏上南下抗疫的征途。
小区里挤满了人,很多乡亲从来没见过如此隆重的仪式现场。张晓鹏的父母站在舞台正中央,身披绶带。他们背后,印有“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红色条幅格外显眼。
“党和国家培养了张晓鹏,他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希望张晓鹏以后可以戒骄戒躁,为部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张晓鹏的母亲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着谢意,勉励着远方的儿子。
同一时刻,北京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研究所内,张晓鹏正整理着某生物药品的最新实验数据。与700公里外的家乡相比,这里安静得像另一个世界。直到有战友来喊他吃午饭,他才回过神。
摘下眼镜,张晓鹏双手用力搓搓脸,拿起调了静音的手机。几十条信息在屏幕亮起的瞬间,跳进张晓鹏的眼睛——几乎全都是老家亲戚朋友拍摄的送喜报仪式现场的小视频,以及或长或短的赞许。
张晓鹏认真而谦逊地回复着每一个人。最后,他给父母郑重地发去一条短信:“谢谢爸妈,辛苦了!”
很少使用表情包的他,又在短信后补上了一个拥抱的表情。
“那是特殊时刻的特殊荣誉,我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就该把本分之内的事做好。”张晓鹏平静地说。
“利”关难过,“名”关难闯。这两个“特殊关口”,构成了张晓鹏对这次抛头露面机会的全部理解。他更喜欢待在实验室,“埋头于细菌和数据的世界”。即使没人注意到他们这群人的存在,即使可能很长时间都出不了任何成果,这样的生活依旧使他安心。
“不会觉得枯燥、寂寞吗?”记者问。
“这世上没有寂寞的工作,只有冷漠的工作态度。” 张晓鹏微笑着说,“我们工作的价值不能以名利来衡量。对科研人员来说,成大事者,要愿意坐‘冷板凳’,一直坐‘冷板凳’。”
走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博物馆,就能看见垂檐悬挂的一幅幅科研专家挂像。凝视一幅幅挂像,他们的面孔有些还很陌生,可在他们的眼神中潜藏着同一种炽热的情感。
张晓鹏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把我们军事医学研究比成一个庞大的星座,这些前辈就像是一颗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他们的光芒你未必看得到,但正因为有了这些‘隐形’的光,我们的路才走得更快、更踏实。”张晓鹏说。
2020年春,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右)和陈薇院士在一起研讨。邵龙飞摄
“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只是搬一箱弹药”
去年此时,张晓鹏和战友们已经进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收尾阶段。武汉在全国医护人员以及所有武汉人民的努力下顺利重启。
张晓鹏很想再回武汉一趟,看看飘落的樱花雨,尝尝热闹的“过早”摊,再到中部战区总医院的那棵大樟树下静静地坐一会儿,听听虫鸣鸟叫。
张晓鹏的日常工作,让他早已习惯了寂寞,也习惯了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在武汉抗疫的81天,则让张晓鹏“感受了一种全新的人生”——
核酸检测,是军事医学专家组科研攻关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项操作。这对张晓鹏和战友们这些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来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张晓鹏却不这么认为:“无论博士、硕士,首先是一名战士。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只是搬一箱弹药。”
迅速检测,迅速反馈。当一个个检验结果摆在眼前,张晓鹏知道,这些冰冷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是一个个等待希望的家庭。
与此同时,在陈薇院士指导下,2月中下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
抵达武汉的第4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
金银潭医院,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垃圾处理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由于任务紧急且初期物资紧张,用于脚部防护的塑胶鞋套太小,张晓鹏不得不冒着可能会破损的风险,赤脚穿戴两层,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医疗垃圾处理区的沙砾和污水地面上。
“那时候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如履薄冰。”张晓鹏笑着回忆。
一次,张晓鹏在ICU病房采样,看到医护人员正为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在近距离实时采集空气样本的同时,张晓鹏见证了医护人员们抢救时的奋不顾身。
厚重的防护服下,张晓鹏的心揪紧。满是雾气的护目镜后面,张晓鹏的眼眶红了。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面对生命与病毒的殊死抗争。那一刻,张晓鹏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
时隔一年,再次聊起病毒、抗体、疫苗,张晓鹏的眼睛里依然闪着光,语气平淡,却透着沉稳与自信。那些听起来晦涩的专有名词,像是一块块拼图,拼成了张晓鹏在武汉抗疫81天的岁月,更拼成了他在军事医学科研领域奋斗的青春岁月。
张晓鹏在武汉抗疫一线度过了40岁生日。这个生日没有礼物,没有蛋糕,也没有一顿丰盛的大餐。但正是这忙碌的一天,让张晓鹏又一次感受到肩头责任之重。他深深体会到习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涵——
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左)和曹诚研究员身着正压防护服进入“红区”。张振威摄
“我们就是肩负重任的一代”
有人说,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全球疫情形势并不乐观,张晓鹏心中的弦仍然绷得紧紧的。去年,他在武汉忙抗疫;现在,回到北京,他的工作更忙,“很多事情必须争分夺秒地去做”。
如今,张晓鹏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他的办公室里,几乎看不到生活的痕迹。唯独有迹可循的,是他满满的工作日志表格中,偶尔出现的“给孩子带辅导资料”,以及一直放在案头的一本“青春纪念册”。
纪念册里是张晓鹏和他的大学同学,40张微笑的面孔洋溢着青春气息,一如当年他们一同走进军医大学时那样。
对着人体骨骼模型复习考试,队列中下错口令,叠被子时被新兵班长猛“熊”一顿……一件件趣事、囧事成为青春的闪光回忆。军校生活经岁月打磨,让如今的张晓鹏更深层理解了何为“军队”,何为“军人”,何为“团结”。
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张晓鹏和一位同学相遇了。那一晚,同学所在地方医院即将回撤,张晓鹏来看望他。当一身戎装的张晓鹏站在同学面前时,同学一把抱住他。
那一刻,战场相逢的欣喜、与病毒抗争的苦楚交织在一起,令两个已届不惑之年的男儿情感决堤了。
告别时,一位战友突然向张晓鹏敬了一个军礼。张晓鹏马上立正,庄严回礼。
平时很少看电视的张晓鹏,最近忙里偷闲看了《觉醒年代》的片段。剧中,李大钊激情朗读《青春》的那一幕,让他热血沸腾——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多年前,在学校课堂上,张晓鹏读过这篇文章。如今,已经入伍24年的他再读这篇文章,才彻底理解了文字背后的震撼和力量。
张晓鹏说:“青年人的状态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2003年,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开始肆虐。他的导师陈薇带头进入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在张晓鹏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每次进实验室前她总是少吃少喝。
“上厕所都觉得浪费时间!”导师的一言一行,对刚毕业不久的张晓鹏而言无疑是震撼的。从那时起,他抱定了跟着导师与病毒对抗的决心。
就是在这栋简朴的小楼里,张晓鹏和战友们配合导师陈薇成功打通了干扰素大规模发酵工艺流程,满足了“重组人干扰素ω”生产需求。这一场“硬仗”也成为张晓鹏军旅青春的闪光注脚。
走出小楼,张晓鹏指着不远处一栋已经完工的大楼告诉记者,他们的团队很快就可以告别“一个团队三处办公”的窘况,搬进新实验室。
望着远方,张晓鹏说:“其实,我们军事医学科研工作也经历过‘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前几天,习主席在考察清华大学时说过,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就是肩负重任的一代!”
的确,能将自己所学、所长,投入一份喜爱的事业,是一种幸福。
如果,这份事业恰是国家所需,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得以同频共振,这何尝不是一份更大的幸运和荣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