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北部边州中,东北部边州对应辽,西北边州对应西夏,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北宋、辽、西夏三方接壤边州曾同属唐朝领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北宋市马贸易发展
1.北宋市马贸易著作
汤开建《北宋与西北各族的马贸易》,北宋在西北地区市马主要与西北少数民族有联系,从贸易形式来看,它包括边州市马、蕃部贡马、民间马贸易三种形式,而北宋与西北各族市马贸易活动是一项及其重要的经济活动,它是联系双边关系的纽带,同样也是维护边疆地区稳定的一项基本保证。
2. 走私贸易的方式和力度
各个政权对于走私贸易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打击,其处置走私贸易的方式和力度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总体上趋向于完善。在本文所涉及时期,宋朝对于走私的处置,是最具代表性的,且较完善,反映了宋朝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控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马政对社会的影响
刘振宇《宋代中央马政机构及其职能演变》,对北宋马政中央机构进行梳理,将北宋马政度的职能和演变做出梳理,宋代马政机构发展状况与北宋领土扩展、军事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宋太宗时期为征讨北汉、收复“燕云十六州”,大举从民间买马在平定北汉后又获得了大量战马,故增设监坊管理马匹,并将管理中央马政的左右飞龙院改为左右天厩院。可见,北宋马政改革随着北宋实际情况逐渐转变。
沿西夏边州自然地理状况与行政区域设置
1. 永兴军路
永兴军路。府二:京兆,河中。绥德军、丹州、延安府、鄜州、保安军、环州、庆州、定边军为永兴军路北部边州,直面西夏。永兴军政区实际上包括鄜延路、环庆路、永兴军路。
从军事地理角度来看,环庆、鄜延二路处在经略西夏前沿,南部永兴军路可以作为战略后方,起到支持作用。环庆地区蕃部对当地地形较为熟悉,并且熟知北部少数民族情况,自身也尚武善战。但是美方宋夏爆发战争,蕃部却被裹挟在双方阵营中,互为战斗先锋。
2. 秦凤路
据《宋史》载:“秦凤路。府一:凤翔。州十二,曹玮奏请:“边民应募为弓箭手者,皆习障塞蹊隧,解羌人语,耐寒苦,有警可参正兵为前锋,而官未尝与器械资粮,难责其死力。请给以境内闲田,永蠲其租,春秋耕敛,出兵而护作之。”
史料表明,募集当地边民为弓箭手,能够搭建工事预防,懂得少民族语言,并且能够耐受寒冷艰苦环境,出现敌情可以作为军队前锋,而国家未曾给予他们武器和粮草,难以让他们尽全力报效国家,故建议给他们境内置土地,永远不收田租,让他们春种秋收,并且派出军队保护他们在劳作时不受侵害。
关于北宋北部边州各路弓箭手建制规模,汪天顺研究认为:“各路的具体分布, 从庆历四年的情况看:鄜延路各州军有弓箭手 1521 人,马 155 匹。环庆路有弓箭手 21 指挥,马 195 匹。泾原路 147 指挥,21597 人,马 6568 匹。秦凤路 60 指挥,5900 人,马2642 匹。四路弓箭手总计32580 人(由此推算环庆路21 指挥,应为3562 人)马总计 9560 匹。”
可见,泾原路弓箭手数量最多,鄜延、环庆最少。这种情况主因,归结于泾原路地势平坦,渭州至镇戎军一线无险可据。宋夏间三次重大战役,均爆发于此。故弓箭手警戒边州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其军制不仅在泾原路首创,发展规模也最大。
市马地位的转变
1. 河东、河北路
这两处地方的边民经常出入北界盗马回国,朝廷给钱收马。至神宗元丰二年(1079),“罢岢岚、火山军市马。先是,边臣建议二军市土产马以广战骑,既而北界移文称边人多盗马过界中卖,故罢之。”
此时,罢去岢岚,火山二军市马活动,边臣建议以河东当地土产马补充骑兵部队军备。不久,北界边公文告边人私自牵马过界盗卖,故恢复了岢岚、火山二军市马活动。因此,北宋北部边州因与辽、西夏接壤,能够获得尺格等地较好的马匹,但北宋与北部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微妙,边州市马时开时禁,虽马匹质量优良,但得到数量规模并不稳定。
2. 马社
马社,又称“结社买马”。根据魏天安考证,河东广锐禁军设立于至道元年,有河东忠烈、宣勇乡兵发展而来,通过结社买马,补充广锐禁军马匹资料表明,陕西环庆路羌人田土大多被边民买去,导致羌人无田耕种,无法生存,只能投靠北界政权。曹玮下令将田土归还他们,再有卖田者,全家迁往内地。
招募弓箭手时,让他们纵马拉挽弓比武看是否胜任,能力强者给予两顷田,一年后秋收时,购置“堪披带”战马 1 匹,然后加入官籍,再授田 50 亩。到 300人以上,则组成 1 指挥建制,在交通要地建设防御堡垒,在自属田边挖掘堑壕为方田围绕城池之间。建立马社,若一马跑死,社众出钱买马。
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陕西买马社彻底崩溃,朝廷只能罢去,改为由买马司供应。诸路增兵加派,经常导致马匹缺额过大,则朝廷调拨钱粮,委派各军将领自己买马。因此,陕西买马社衰败根源,与监牧养马务衰败,存在共性,即土地的缺乏,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3.括买
买作为北宋北部边州另一种市马贸易方式,其存在时间及特点,与券马、省马、买马社三种贸易方式有着明显不同。史称,“军兴,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曰括买。”此时,正值北宋兴兵伐辽,太宗下令购买民间马匹,同样也禁止民间富民不得私自购买戎人犬马。故军兴括买,必然伴随着北宋朝廷封禁民间私市。不仅如此,官员买马行为也不被允许。
后期,河北路由都转运司负责民马入籍,并且在边境发生战事预警时,直接按籍购买,充实一线军队。故括买民马,大多出现在宋辽、宋与西夏的关系紧张时期,而括买贸易形式,也在河北路较为集中。庆历后,辽将马匹列为“违禁货色”,禁止流入北宋内地。
4.建立马社
北宋北部边州买马社,熙宁初(1068),神宗下令:“诏河北骑军如陕西、河东社马例立社,更相助钱以市马,而递增官直。寻出奉宸库珠十余万充其费。”可见,北宋北部边州结社买马立制较晚,在充分借鉴陕西、河东成功经验后。
朝廷才开始重视河北路买马社,出钱资助当地结社买马,按照马匹尺格等第增加官价补助的比重,并且将奉宸库珠 10 余万,用作买马经费。因此,买马社作为一种特殊的市马贸易方式,起源于河东路的广锐禁军,依靠乡兵结社买马,获得补充。这种贸易方式进而扩展到陕西、河北诸路,陕西弓箭手沿袭马社,使得增强自身战斗力,减少马匹亡失。
结语
之所以北宋北部边州市马地位能够凸显,是因为北宋监牧养马务的衰败,无复蕃息国马,以及边州拥有优质马源地和北部边州存在成熟的市马方式三个因素。宋初,太祖修葺监牧制度。
首先,改革机构设置,明确各机构职责,增强了监牧制度运行流畅性;其次,在全国增设监防,增划牧地范围,从根本上增加国马蕃息质量规模;再次,颁布律法节制,对养马官兵渎职导致蕃息不足、故意盗损马匹、马匹生病不认真诊治者,做出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同时,对蕃息较多的官兵也给予奖励。
监牧养马务就够修葺后,使得国马蕃息数量大大增加,从根本上支撑了北宋前期伐辽战略。但是,随着屡次伐辽失败,北宋野战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北宋朝野上下逐渐由积极战略进攻,转向消极防御。
“澶渊之盟”后,宋辽间罢兵言和,监牧养马务耗费巨额财政赋税。群臣建议“良马藏于民间,沿边有警,给价市之”,故国马大批卖往民间。于此同时,监坊牧地也不断遭到侵耕,统治者“隐兵于农”和“赋民”态度坚定,对侵耕牧地行为不加理会,终使监牧养马务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