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社会新闻 安平桥:展现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安平桥:展现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来源:闽南网资讯 有301人浏览 日期:2021-06-28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我 的 名 片

 

 

  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俗称五里桥,建于南宋绍兴八年至二十二年(1138年—1152年),是中世纪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盛誉。它是安海港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的重要载体。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盛誉。

 

 

  桥,既是海丝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彼时,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盛极一时,无数东西方商船日夜往来。作为当时的商贸重镇,晋江安海镇修建安平桥,方便过往商客出行,也留下了诸多史迹。

 

 

  这座桥不仅承载着泉州海洋贸易兴盛的历史,作为泉州港口群水陆交通联运的大动脉,建成后大大地促进泉州海洋贸易发展,并助推泉州形成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安海港贸易发达

 

 

合力建桥助货物转运商旅往来

 

 

  安海港是泉州港的重要支港,也被称为泉州“南港”,海船从广州到泉州最先抵达的就是安海港,再从这里转向“北港”后渚港,交通便利方便商船避风寄碇。所以,安海港也随着泉州港的发展而兴盛,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以统制内外海商,不久也派官员在安海设立“石井津”榷税,安海港正式成为泉州港统一管辖的海外贸易港口。

 

 

  南宋中国政治中心南移,推动海洋贸易兴盛和中外文化交流,在沿海形成确立了一套海洋贸易管理制度体系。建炎三年(1129年),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建炎四年(1130年),安海开启建镇历史,是安海海外贸易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斯时,海港千帆百舸,渡头风樯林立,客商云集,店肆罗列。但安海港货物集散运输单靠舟渡已适应不了发展需要,正如《安海志》中记载:“方舟而济者日千万济,飓风潮波…大为民患”,急需修建一座横跨海湾的桥梁,以适应海内外贸易与交通的需要。南宋朝廷大力推动海洋贸易,努力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水陆交通体系,泉州各阶层群起响应。

 

 

  据晋江市文保中心主任吴金鹏介绍,当时安平富商黄护和僧人智渊每人率先拿出一万贯钱,并向周围群众募捐,筹集建桥资金,由僧人祖派主持建桥。桥还没建成,祖派和黄护先后去世,黄护儿子黄逸继承父志,继续主持安平桥的兴建。

 

 

  安海商人纷纷捐款造桥,往来于安平商圈的外地商人也积极捐款。而后,泉州太守赵令衿接手主持,安平桥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告竣。安平桥建成后,险恶的海湾渡口变成坦途,与泉州内陆腹地紧密相连,可谓四通八达,成为安海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吸引更多商船通过安平桥将货物运输到泉州各地以及漳州、广州等。

 

 

  “安平桥由南宋皇族、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宗教僧侣、普通民众等参与建造,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吴金鹏说,安平桥上的14方修桥碑记,记载了427年间多元社会结构背景下安平桥的历次维修情况及捐资芳名,同时也反映了安海各个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安海港与安平桥的“港—桥”模式,与泉州南宋所建的诸桥不同,自宋元以来对外贸易基本上持续不衰,作为海港的交通运输功能没有消失,在历代修缮过程中基本沿袭多元社会结构共同参与的模式。

 

 

造桥技术先进

 

 

受益于海洋贸易带动的桥梁建设积累

 

 

  宋元时期,泉州所造桥梁不仅数量多、速度快,而且技术水平高、工程规模大,还发明了许多先进的造桥技术,在我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都是空前的,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美誉。

 

 

  安平桥因其长度相当于5华里,俗称“五里桥”。它与泉州另一座跨海长桥、建于北宋的洛阳桥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跨海石桥,但长度超过洛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而安平桥的建桥方法,便是海洋贸易带动的泉州大量桥梁建造实践中积累、发展出的先进技术。

 

 

  据吴金鹏介绍,安平桥桥墩基础采取“睡木沉基”法。在桥墩的设计上,由于桥跨越多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流向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在不同位置分别设置长方形、单尖船形和双尖船形三种桥墩。长方形墩筑于水浅流缓水域,单尖船形墩筑于较深的水域,尖端朝向深海,以缓和海潮的冲力,双尖船形墩用来分解溪流和海潮的冲击。桥墩上面的条石层层加长,出拱承托桥板,以增强桥板的承载力。

 

 

桥头立航标塔

 

 

护佑安平商人乘船出洋南来北往

 

 

  安平桥头接近安海三里街处,矗立着一座高20.5米的五层六角、砖石仿木空心楼阁式的镇塔。这塔原名“瑞光塔”,俗称“白塔”,亦名“文明塔”,系安平桥建成之年,乡人以造桥余资建造,为安平桥的附属建筑。其基石用雕琢图纹的花岗石筑成,塔身共五层矗立,六角飞檐,外形仿木构楼阁,皆以白灰粉饰;内有沿塔心盘旋而上的阶梯,可通塔顶葫芦刹。古朴雄浑,气势非凡,遂成船舶近岸航行和出入港湾的航标。

 

 

  在“白塔”的引航下,与“徽商”齐名的安平商人不怕风浪,乘船出洋,南来北往,足迹遍及天下。“安平商人是中国最早直面大海、投向海洋、最具海洋精神的海商。安平商人出远洋赚到钱后,心都是牵挂着家乡,热心公益慈善。”吴金鹏说。

 

 

  随着海上交通的发达与海外华侨往来的频繁,安海成为传播现代文明和引进国外科技文化的窗口。1919年,全省最早的民办汽车运输企业——闽南泉安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安海成立;1928年,安海电灯电力公司创办;1929年,泉州安海桥西垦殖公司创办,引进日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良种树苗、鸡、兔等。

 

 

  1938年,弘一法师由漳州经同安梵天寺走过安平桥来到安海,就驻锡五里桥上的水心亭澄渟院,达一个月之久,许多安海地方人士慕名前往拜访。弘一法师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佛经,后辑为《安海法音录》一卷。弘一法师乐与安海绅商学各界交往,并以书法广结善缘,据考达300多幅,一时传为佳话。

 

 

  1961年,安平桥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郭沫若游览安平桥,看到已由水上桥变成陆上桥的安平桥雄姿仍在,欣然题诗:“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纵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谟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复台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2016年,安平桥景区开启4A景区新时代。历经800多年的时代变迁,长桥依旧,成为安海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国际中体联主席劳伦特·佩楚卡先生2017年携夫人克莱丽斯·斯坦因参观安平桥景区,看着雄伟壮观的长桥和夕阳美景发出感慨:“这真是世界瑰宝啊!”劳伦特夫人则动情地说:“我会把这座桥装在心里带回去。”

 

 

  如今,安平桥已成为一座友谊之桥,是安海沟通我国台湾、东南亚及世界的桥梁,它既是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海外华侨难以忘怀的乡愁。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