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跨区域联保联供机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日常应急物资保供遭遇挑战,加强跨区域的联保联供机制不仅对危急情况下的人民生活形成安全保障,也是对区域一体化市场的有效补充。“未来完善跨区域联保联供机制还需从多方面入手:一是优化生产布局,二是健全市场储备体系,三是畅通交通物流应急网络。”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区域联保联供机制涉及跨地区、跨部门、跨省域间的协作与配合,只有打破各自之间的一些行政壁垒,才能建立起包括信息共享机制在内的有效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在打破信息孤岛、打破跨省之间的市场壁垒以及市场分割等方面,国家要开展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和跨部门的协调。”
健全市场监测体系
对于健全市场监测体系、完善有商务特色的消费品市场监测指数指标体系,张建平认为非常关键,应从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一要对消费品价格建立抽样检测监督机制。商品价格波动在超过一定幅度或低于合理范围时,即时启动预警分析,快速制定解决方案,同时国家应该在法律层面逐渐推进形成反暴利法。二要高度重视消费品市场的诚信问题。消费者的投诉数量及投诉案例数量(超过一定规模涉案金额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家是否诚信经营、是否存在商业欺诈等,基于此可建立相关黑名单制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有关企业形成震慑。三要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市场秩序,对消费品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等现象予以打击。
在刘向东看来,完善有商务特色的消费品市场监测指数指标体系,一要夯实市场主体监测数据基础,健全相应的数据库。二要明确商务特色的主要维度,突出主要特征。三要合理设计商务指标体系的权重,使指数指标切实反映商务活动变化。
健全商务领域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在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方面,张建平则建议借助先进的监控手段和互联网平台对流通各环节进行必要的监控和监管,以防发生重大安全隐患事故;引入智慧物流系统以及智慧商贸流通管理体系,以先进技术手段防范潜在的风险;对商贸流通企业相关人员常年进行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以推广;商贸流通行业要针对全行业中风险隐患较大的企业及地区进行重点风险分析和风险排查,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重点在安全生产规范标准流程上作出要求,防范操作风险,同时在安全生产意识、生产纪律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做好预案。”刘向东说,针对意外事故还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既做到防患于未然又做到应急处置得当,尽最大努力降低安全生产损失。
完善商务信用体系
在完善商务信用体系方面,张建平表示,要按照信用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商务信用信息体系,并使相关政策法规明晰准确到位,使其在落实过程中能够有效执行、奖优罚劣。如对信用好的企业可在各方面给予相应便利,对信用差的企业则将其列入黑名单并使其受到相应的惩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需要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张建平强调。
在刘向东看来,为进一步完善商务信用体系,应加快健全市场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等手段积累信用数据,在征信数据方面做好储备,同时完善信用数据安全使用流程,防范信用数据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