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北京中关村、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生命谷”,探访双奥之城的创新之路,感受创新高地的魅力。
展示创新发展成果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与健康、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前沿创新科技成果比比皆是。比如,已教会25万人弹琴的智能钢琴,能给人做手术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天玑”。
这里是中关村创新发展成就向世界集中展示的绿色平台,是世界了解示范区创新发展的窗口。
令人大饱眼福的冬奥会开幕式地面显示屏就出自“村”里。绚丽多彩的背后,是来自科技创新企业的不懈追求。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项目周期跨越了2021年7月、8月的夏季、雨季,以及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的冬季、雪季。如何保证LED屏既能应对阳光暴晒和雨水冲刷,又能抵挡秋季风沙和冬季冰雪的侵蚀?
据了解,为保障开幕式顺利举行,设计团队根据开幕式现场应用超大面积LED显示模组面临的复杂内外部环境,研发出具有防水、防滑、防眩目、高荷载的高性能LED显示模组,以适应户外低温冰冻等极端环境。LED显示屏及其部件全部达到IP66防护标准,将各种有害影响降至最低。
利亚德光电集团冬奥项目技术总工王加志说:“在地面显示屏的设计和施工环节,利亚德引入航天质量管理方法,LED显示模块和线缆,面对冬季零下20摄氏度低温,以及演员高强度彩排踩踏和设备机械碾压,都能稳定呈现超8K高清视频流畅的画面效果,颠覆了传统演出舞台的空间结构,打造出数字化多维空间特效。”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土沟村、鲁疃村、北七家村、岭上村,10余年间,京北这4座老旧村落,如今变成云集10余家央企科研中心的未来科学城。
如果说中关村是聚焦原始创新,那么位于北京昌平区南部的未来科学城则是鼓励入驻央企加大研发投入,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经过规划扩区、要素集聚、产业提级、服务配套等工作,目前未来科学城形成了包括‘能源谷’‘生命谷’‘高教园’的‘两谷一园’创新发展格局,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枢纽型主平台作用更加凸显。”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服务保障处处长金鑫说。
未来科学城东区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能源谷”的主阵地。光伏、风电、环保产业、氢能产业、综合智慧能源……在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的展厅里,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除了为冬奥赛区提供交通保障的氢能大巴车,“御风系统”也颇受关注。据了解,“御风系统”是依托电力气象技术开发的大型能源工业软件平台。能源科技工程依托在复杂地形山地风电场气象预报的经验,为冬奥会雪上项目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
“能源谷”是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除了众多企业,这里还入驻了22个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4个国家和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设有7个院士工作站,组建了23个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共享资源、协同创新,“能源谷”在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先进储能、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细分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智能电网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
推动核心技术突破
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未来科学城“生命谷”的明星企业。公司拥有一支平均15年以上新药开发经验的核心研发团队,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中国及全球共获得37项专利授权,提交224项专利申请。
作为生命健康领域创新策源地,未来科学城“生命谷”是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生命谷”由生命健康领域国家实验室挂牌,储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8个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研发中心。
生命科学园管委会协调处处长杨薇薇介绍,目前“生命谷”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高地,国际研究型医院、冷冻电镜实验室等平台相继落地。
作为北京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之一,未来科学城正加快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大力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构建起共享创新高地,推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先进能源、数字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抢占科技制高点。
走进“村”里,来到“谷”中,所见所闻,皆是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为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进一步巩固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势的决心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