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第六届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智库、企业的1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探讨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新路径。
全社会创新创业门槛将大幅降低
生成式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下科技界关注热点之一。不久前,ChatGPT迭代推出新版本,毫无编程经验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描述指令个性化定制自己的AI助手。
“这意味着开发垂直类大模型的难度大幅降低,全社会创新创业的门槛也会随之降低,将会产生许多专注细分领域的‘小而美’企业。在未来创新创业中,个人或企业只需聚焦自身核心业务,打造最强的‘长板’,而其他部分,外包给相应专业机构完成。”刘晓光认为,AI大模型将成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对各行各业产生潜在影响。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期的我国制造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要加快布局私有模型以及行业大模型。
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认为,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制造业,但利润率普遍低于国外同类企业,产业数字化的需求紧迫,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我国数字化产业整体仍处于服务领域,关联学术传播、科技创新、工程开发等高端领域的仍主要依托或服从国外数字产业成果和规则。对此,他建议加快引导实体企业将制造过程、消耗排放、决策营销等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向绿色低碳、高端高值化转型;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和数字产业化途径创新,推动我国数据产业化进入高端领域。
将人工智能视为先进生产力
“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制造业领域带来人机自然语言交互化、大模型标配化、战略性支撑化这三方面变化。”在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滕达看来,大模型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先进生产力。“想要跟上数字化变革获得发展机会,必须要学会使用新工具。”他提出,未来考验开发者和用户的将不再是数据分析能力,而是针对大模型的问题设置及提问能力。
滕达建议,当务之急是针对大模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法律与伦理、行业监管等问题,加快推动数据采集、治理和开放安全合规,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保障人工智能技术有序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鸣建议,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我国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激活“人才引擎”动能,打造制造业数字化竞争新优势。
已连续举办六届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论坛由致公党中央专门委员会办公室、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部指导,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致公党中央科技委员会、致公党福建省委会、福建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等共同主办,是民主党派汇聚众智、助力发展、服务大局的有益渠道,已成为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特色品牌。